Original Chinese Version on July 18, 2013: HERE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同时也是告诫那些骄傲自满的人。
做天使投资,因为投的太早,风险相应也最高,为了控制风险,往往需要投资人本身对投资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也需要在该行业有足够多的资源能帮到项目。所以,一般的天使投资人都是不熟的领域不投,帮不到忙的事情也不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天使投资人好像都是行业的“专家”,经常对项目“品头论足”,“指手画脚”,有些底气不足的创业者听了以后反而把投资人的话当做真理,自己的战略规划在不同投资人的“指点”下左摇右晃,摇摆不定,最后走向了注定的失败!
我认为科技,新媒体,电信,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人最不应该有的就是这种自诩为专家的“满杯”心态,自认为看了1000个项目后说出来的就一定是真理,看项目的时候通常表现出以下毛病:
创业者只讲了一个开头就被他打住:“不用说了,我一听就知道。。。肯定不行。。。如何如何。。。”
创业者介绍项目的时候不停地打断,质疑一二。。。或问三问四。。。从来不让创业者把话完整地讲完再提问。。。
动不动就搬出自己的发家史,一方面为了向创业者证明自己的判断一向是对的,另外也是想用“成功者的权威”来“催眠”创业者成为其“信徒”,跟他着的思路走。。。
虽然我知道,社会上的创业项目质量确实参差不齐,个别创业者真的会引起大部分投资人的反感,这也在所难免。不过,大部分能坐到你办公桌前面谈的创业者,基本上还是“有潜质”的,应该以空杯的心态给与其最大的尊重,至少听其把商业计划完整地讲完并且谦虚地请教创业者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他的背景和成绩,了解他的个性和经历,感受他的创业激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创业者的“粉丝”,问问他对未来的看法,并试图进入到他所描绘的未来世界中,感受那个你可能从来不会勾画出的未来,是否能放大你的瞳孔!
我认为天使投资人最大的禁忌就是“装逼”了,因为这样做对于“投到好项目”这个“主要目标”来讲并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可能有不小的副作用。
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变革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容易成为判断未来的“绊脚石”。如果不是“真理”,那就一定有“保质期”,那些通过各种机缘巧合赚到钱并开始做天使投资的人,切忌用“过期”的“伪真理”判断“面向未来趋势的创业项目”!
我知道这很难,但这也是天使投资的魅力,回到十年前年,如果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张朝阳,周鸿祎等等这些人找你融资,你拼什么样的判断才能下决心把钱给他们?
我想,只有对未来科技发展抱着敬畏心,对未来消费者文化变革抱着敬畏心,对全情投入的创业者把握未来、随机应变的能力抱有敬畏心,才有可能投到像Paypal, Skype, Google,Facebook,Selsforce, Tesla,Space X等伟大的创新企业。
人类自我最大的挑战是“想象力”,而不是执行力,未来不是投资人“想出来”的,而是创业者“做出来”的,所以最后又说回到了天使投资第二课的内容:“人和最贵”!
三人行,必有我师!把钱投给你的“老师”,而不是你的“信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