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Leo Wang

硅谷感悟

The original Chinese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 at HERE
Hemant Parikh on X: "The Power of Tiny Gains 1% better every day 1.01 x 365  = 37.78 1% worse every day 0.99 x 365 = 0.03 https://t.co/iUStIaXabj" / X

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看问题会受限,所以要经常换个时间和空间去观察,碰撞,思考。每一次硅谷行,我都有很多见闻,以前在回国的飞机上写《硅谷归来》,写了三部觉得“事不过三”,不写了。这次来又收获了诸多感悟,这些感悟并不是硅谷本身的展现,而是恰巧在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与一群有缘的朋友们思想碰撞的结果,因此,这次的标题不再是《硅谷归来》,而是《硅谷感悟》。


 

1)硅谷是世界级的商业实践平台,这里聚集了商业实践必须的最佳资源;


我们来到美国做投资,特别希望能投资到美国本土长大的纯粹的白人创业者,但是事实上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比较失望,因为这里大量的创业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西班牙的、墨西哥的、巴西的、奥地利的、德国的、苏格兰的、印度的、中国的、韩国的、日本的、新加坡的等等。我说的不是美国长大的外国人或者说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也不是说斯坦福、UC伯克利毕业的国际生,我说的是刚刚带着自己的项目和团队甚至全家落地硅谷才一个星期的创业者。


如果你仔细沟通挖掘,你会发现这些刚刚从世界各地飞来硅谷不久的创业者,个个都身怀绝技,要么是顶级黑客或者名校尖子生,要么是该国家的比特币挖矿鼻祖,又或者是在该国家创业取得成果后,带着团队来美国重新上路,这一次的梦想是“通往全世界的”。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历史上的西部淘金热,那些不安于现状,不按规则出牌,疯狂的西部牛仔们。或许加州这片热土真和阳光生来就是吸引“牛仔们”的。旧金山和圣何塞(San Jose)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这篇“湾区”之所以被统称为“硅谷”,是从“仙童半导体(Fairchild)”开始的,我在《硅谷归来》系列文章中详细写过。但是今天的硅谷早已超越了半导体(硅),现在这里的魔法是“软件”。软件是今天所有创新的根本,即便是半导体,核心竞争力也是在软件的功力;智能硬件的核心也是软件算法;大数据的底层还是软件;物联网(IOT)本质上都是软件。你可以说,没有优秀软件运行的硬件就是垃圾。


硅谷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VC基金A16Z的创始人说:“软件吞噬世界”!


为什么全世界的“牛仔们”都相继来到了硅谷?因为他们有一个“世界级的梦想”。


硅谷有全世界最著名的风险资本、最密集的人才聚集、最成熟的金融体系、最健全的法律体系、最励志的成功案例、最敏感的科技媒体、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创新文化,对“失败”有着最大的宽容。


如果你的野心是整个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比硅谷更合适呢?硅谷并不发明任何技术,但确实全世界最新技术商业化成功率最高的地方。为什么?

就是因为硅谷是一个“平台”,这里提供了世界级商业成功的所有要素,你只要胸怀世界,野心勃勃,带着你的梦想来这里吧,硅谷就是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牛仔”们的试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世界级的,就连失败都不例外。


这一点感悟,说明了“平台的重要性”。


2)制度的创新才是根本,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一切都是制度的产物;


美国建国时间可能是世界上最短的几个国家了吧,但是却在几百年内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成为全球最具创新的国度之一(另一个是以色列),是什么成就了美国?


如果看表象,我们会说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和优秀的教育机制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追求美国梦的时候,也实现了美国的强大。我们做投资和创业,都说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但什么是人才的根本呢?我们泱泱大国也出了很多人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量的优秀华人为美国的强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要用狭义的爱国主义抨击那些在海外奋斗的华人,美国的人才来自全世界,美国吸引了这些人才,进一步培养了这些人才,也利用了这些人才,这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美国比。


以我才疏学浅的认知来判断,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立国的“宪法”制度,这是美国强大的最核心原因,一切表象的“果”都可以追溯到源头,来自这个“制度”的“因”。


美国制度的起点是自由。自由的人们组成国家,再由自由的国家组成联邦。应该说,这是一个基于信仰和契约而组成的自由国家的联盟。幸运的是,美国的革命先贤既是理想主义者,同时又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或者说,在美国的革命先贤中既有理想主义者,又有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 美国不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美国是民主国家中治理得较好的国家,民主与有效的统治浑然一体。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国家,担负着保卫民主的责任。 ... 美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创制者们应该拥有的三种特质:智慧、远见和品德!

离开华为12周年了,华为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在华为的时候就学习了《华为基本法》,但那个时候的我太稚嫩,只知道死记硬背,也没有今天的视野。12年后的今天,我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了当初任总推行《华为基本法》的初衷。我推测,任总当年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美国制度致胜的启发吧。此刻的我甚至认为,任何伟大的世界级企业,都必须有一部“企业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到1996年正式定位为“管理大纲”,到1998年3月审议通过。这期间华为也经历了巨变,从1995年的销售额14亿元、800名员工,到1997年销售41亿元、5600名员工。基本法正式推行18年后,2014年,华为实现销售额2890亿,15万员工遍布全球。

硅谷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硅谷,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当年“仙童半导体”的成功以及从这个“黄埔军校”毕业的无数优秀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同发扬光大的“期权”制度,在这之前的“创业者(老板)”是不会分享“股份”给参与创业的“员工”的。“期权制度”的创造和发明,事实上奠定了之后几十年科技创业和投资的繁荣,尤其在硅谷。


一个反面教材是“王安电脑”电脑的倒下,很大的原因是王安上市后还持有公司97%的股份,王安博士年老后任人唯亲,在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候“传位”给他的大儿子,结果无数优秀人才和元老出走。要知道思科(Cisco)的CEO钱伯斯在加入思科之前,在王安公司工作了8年,前6年半汇报给王安博士。直到王安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王烈,虽然钱伯斯担任王安公司的美国地区总裁但是还是辞职加入了思科。今日思科的成功,钱伯斯功劳非常非常非常大。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位美籍华人王安,也真的是不简单,我们来看看王安的简介:


王安(1920年2月7日-1990年3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昆山人,是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年赴美留学,1948年在哈佛大学获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创办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后成为“电脑大王”。1986年成为美国第五大富豪,1986年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奖章,1988年荣登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更多王安的介绍,大家可以百度百科,确实值得读一下。王安的故事本身挺励志的,是我们华人学习的榜样,但是要反思的是,基业长青的科技公司,“股份控制权”已经没有过去重要了,优秀的股权创新机制,内部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最大化发挥人才的价值,好的制度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这一点感悟,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


3)开始关心政治的时候,说明你的生意做大了,你进入了新的思考维度;


小时候我从来不关心政治,我关心娱乐。大学的时候,我也不关心政治,我关心商业。工作后,我还是不关心政治,我关心硅谷和科技。刚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候,我继续不关心政治,我关心创业和经济。今年36岁了,5年的投资生涯,共投出去了3亿,收获了200多个项目;新的基金达到3亿人民币规模了,新的LP促发了我从一个新的格局来思考未来的投资战略。这个时候,我开始关心政治了。


曾国藩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这个“格局”到底指什么呢?


我觉得是格局包含了三个要素:视野、规则、取舍。


视野(谐音事业,哈哈),代表着你能看到多远,能看到什么。你的视野如果不够远,眼界不够宽,只能看到眼下的一些机会和利益,何谈大格局,所谓的大格局,首先要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大的图。为什么年轻人们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多读书,多跟前辈交流,就是为了增加视野,扩宽眼界。来到硅谷,融入到硅谷,你的视野也会打开;
规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游戏”都有其“规则”,要想玩好任何游戏,不仅要看到整个“画面”还要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这样才能运筹帷幄。试想我们身边的创业者,大部分都对制度和规则一头雾水,误打误撞的期待勤奋就有汇报。天下勤奋的人那么多,但是有多少成就伟业的。经营大企业,就要掌握政治和经济运行的规则,这就是“游戏攻略”;
取舍,虽然放到最后提,但却格局三要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很多人往往是站得高看得远也对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却偏偏不懂得取舍,最后败下。历史上很多次吒风云的人物都败给了自己的贪婪,他们取了不该取的;还有一部分人败给了自己的优柔寡断,他们舍不了应该舍的。大格局的人知道合适该取何时舍;何物该取何物舍;取舍自如乃真英雄。

学习历史和关心政治,是锻炼自己“格局”思维的最好方式。最近刷屏的TPP,就值得大家作为一个案例好好来研究一番,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了解中国的对策,就算一开始只是管中窥豹,但持之以恒的专研一定会带来视野的提高,规则的了解,并指导自己在事业发展中看清楚大方向,掌握生意的门道,也能在取舍中游刃有余,来去自如。


格局决定结局!

这一点感悟,说明了“格局的重要性”。


4)勇于创新、不怕犯错,前进的路上需要系统性的战略思维指导和修正;


如果你的企业每个月实现销售利润20%的增长,那么12个月后,你的当月销售利润就能增长7.43倍。所有的伟大都是无数的微小变化汇集质变的,成就伟业的每一位领袖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创新的路上不能懒惰,每天一点点进步,365天坚持下来就是几十倍几千倍的增长。道理很简单,可最终成功的还是少数,为什么呢?难倒是坚持不下来吗?


也不是,我发现很多创业者不缺少勤奋和努力,也都能坚持下来。但是同样坚持10年,有人做的很大,有人还是原地踏步。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前面提到的平台、制度、格局,这些差异会导致企业之间在一段长跑后,拉开很长的距离。但是为什么同样的起点,有的创业者格局越来越高、制度越来越棒、平台也越来越大?


是运气?是贵人相助?


我觉得都不是,关键是很多创业者在实践的过程中,缺少系统性的思考和总结并形成理论指导未来的发展。


大部分创业者,一开始都像是无头的苍蝇,满腔热血到处乱飞乱撞,虽然有苍蝇运气好,可以撞到美食,但是也有苍蝇运气差撞到了苍蝇拍。

硅谷这个地方,人才聚集,成功的故事随处可见,成功的创业者又通过顾问、董事、孵化器、投资等多种方式指导新一代创业者。所以这边的创业者比较容易得到“贵人相助”,悟性高的就能很快成长起来,加上资本、人才各种资源密集,所以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指数级增长,公司的成长又给了创业者很好的学习和商业实践的机会。所以硅谷会造就Facebook的创始人这样年轻的领袖,这并不是偶然。而回看历史,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起步的时候都和你我一般普通。


人的一生,总是可以遇到几个贵人相助的。但是如果你不懂得系统性的总结和思考,你依然不会成长,系统性的思考并指导执行,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一路欢笑。懂得思考和总结的人,一路贵人相助,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因为贵人总是喜欢帮助会思考,悟性高,进步快的人。正所谓“孺子可教”!

这一点感悟,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5)民主、自由、人权和独立人格,人为什么活着?究竟该怎样度过此生?


我最近在硅谷这段时间还一直在思考,我究竟为什么这么努力,每天跟自己死磕,强迫自己6点必须起床晨读,一天工作16个小时。我可以过的轻松点啊,我可以在上海享受点儿小资生活啊,温饱自足,家庭幸福,干嘛这么拼命呢?


想来想去,最近好像有了一个可以分享的结论:


我这么努力往上爬,只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更大的平台上获取更多的参与感,在我参与过的这段短暂的人类历史中,留下尽可能浓厚的一笔!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呢?大部分人追求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务上。究竟造物主设计的人类世界,什么是“有价值的”、“美好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我喜欢看量子力学,因为“量子”的诸多违背“经典物理”规则的表现让我坚信造物主并没有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人类世界写下一个严格的剧本。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切均已注定,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已经发生的不可逆转,我全然接受;但是没有发生的,也没有被注定,就有万种可能性,我们要努力影响,努力改变。


美国比较喜欢谈民主,自由,人权和独立人格,如果这些都是正确的,为什么造物主一开始不这么安排?为什么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在我们看来惨绝人寰的悲剧?其实在造物主看来,没有绝对的好坏,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善恶。就像我们看待我们开发的电脑游戏里面的虚拟角色一样。


造物主开发人类世界,可能只是个实验,他们只是在系统外静静的观察。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系统的一个小小变量,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活在系统里,我们的每一个个体行为决策的动态变量的叠加就会决定这个世界的走向,每个人都是一个多米诺骨牌的起点;每一个时刻都是多米诺骨牌的开始。这个世界本来一无所有,五蕴皆空,一切都是虚幻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段代码,运行在造物主那个“世界”的“计算机”系统里。人的灵魂和肉体都是系统运行的代码,人死了,肉体的代码留在系统里慢慢腐烂,灵魂的代码就直接封存了。这个角色再也不会启用了,所以硅谷的创业者流行说: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即便是一段代码,也只有一次运行机会。所以,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哪怕世界原本是虚拟的。说不定,那些发挥了最大能力的代码,角色死亡后,会被造物主“拷贝黏贴”到另外一个更强大的虚拟世界系统呢。


这一点感悟,说明了“活着的重要性”。

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